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正文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热议两会师生感悟
2025-03-12 14:46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师生紧扣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等部署,结合专业特色展开深度研讨,师生们表示,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让学院的专业温度浸润社会肌理,用青春行动书写民生答卷。


以下为师生感悟发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内容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

这提示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一方面学院要根据企业需要优化专业设置:中央政府要求职业院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通过增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等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学院要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中央政府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展教师企业实践等措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教师    高玉杰


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托育专业的专业教师,最关注两会关于托育事业发展的热点议题。包括发放育儿补贴,增强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及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些关于托育服务质量提升的提案,预示着代表们对于“小托育”托住“人民生”的美好期待。作为肩负培养未来托育人才的教师,更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幼有善育”惠及千家万户的嘱托。强化三教改革,科研赋能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托育实践能力。做好托育人才输出端的严把关,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教师   王 倩


青春守护健康中国 专业践行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预备党员,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部署时,我深刻体会到专业价值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当听到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时,不禁想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时,看到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何让慢性病管理更精准,这正是科技创新赋能基层医疗的生动实践。

在参与服务社区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深切体会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需要我们把血糖仪的数据分析、膳食搭配的科学建议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作为新时代健康守门人,我们既要精进健康风险评估、慢性病干预等专业技能,更要用青年智慧探索“互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

我将以预备党员的责任担当,扎根专业领域,在健康宣教、智慧康养等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践行“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庄严承诺,让青春在守护万家灯火中焕发绚丽光彩。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学生  余 晓

2025年全国两会部分代表聚焦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展开热议,传递出对民生关切的深度回应。当前,随着三孩政策深化和双职工家庭需求激增,托育行业面临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职业标准模糊等挑战。代表们建议将婴幼儿照护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校开设托育专业,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轨培养路径,同时完善岗位津贴、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托育事业。我院2019年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向社会输送专业的托育人才120多名,本次两会聚焦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议题为我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未来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期待政策落地能真正填平“人才洼地”,让幼有所育成为普惠可及的幸福图景。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副院长  魏 鹏


关闭窗口

通知公告

推荐图文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宁夏职业教育园区
邮编:750021  电话:0951-2135082(学院办公室)  0951-8234744(学院学生办公室)